都市裡的生態叢林 中都濕地公園
文/陳佩吟 圖/陳飛、本刊資料室
你能想像在城市的中心有一片綠洲嗎?不僅可以欣賞優雅的白鷺鷥在水岸邊悠閒走動,
伴隨著木棧道階梯旁人群漫步,還能聽到孩童嬉戲的笑聲,陽光撒落在波光與岸邊,
彎曲的步道被綠意圍繞著,親水的微風帶來沁涼的舒適,
這裡正是坐落在高雄市中心的中都濕地公園。
串起高雄城市生態綠廊的中都濕地公園位於愛河南側的十全與九如路之間,全長約二‧五公里,占地達七千餘平方公尺。公園裡有系統地收集、保育與再生臺灣濕地植物,還原高雄歷史中曾擁有的海岸林帶,打造出兼具自然生態、教育解說及民眾休憩等多功能的園區,並完整呈現愛河沿岸多樣性的風貌,在二○一二年榮獲「全球卓越建設獎」的殊榮,更被譽為高雄都會桃花源。
產業斷面 刻劃歷史軌跡
明清時期,漢人大量移民至臺灣開墾,來到高雄的人們沿著愛河形成聚落,先民以「港」來稱呼愛河的各個河段,其中「龍水港」便位於愛河中游,即現在的河西路側、九如大橋到中華路之間的河域,是三塊厝以及鹽埕等聚落通往左營舊城的要道之一。早年龍水港周邊埤塘密布,河的南側是茂密的紅樹林,也就是現在的中都濕地公園,再往南一些就是「三塊厝」(即今三民區)。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為統治與經濟開發之需,廣設鐵道網路,設立三塊厝火車站,並藉由鐵道、愛河與高雄港之水陸串連,規劃了三塊厝輕工業區,區內擁有當時臺灣規模最大的磚窯廠,以及酒精、罐頭製造廠等;而來此工作的外來人口,也漸漸形成聚落,成了今日的中都地區。
而磚窯廠取土製磚,在中都一帶留下許多水塘、窪地,正好可以被改造成木業公司的儲木池;之後,木業原料從南洋經由高雄港進口,合板木業便聚集於中都地區,藉由與港口相連的愛河水路運送至位於中都廠區的的儲木水道中,加工為三合板之後又從高雄港外銷到世界各地。
生態工法 重現豐富林相
園區開闢前,早年的儲木河道仍與愛河相連通,但已廢棄多年。到了民國八十年代末,愛河中下游全面整治有成,水質大幅改善之後,中都一帶的河段也破除水泥堤防,以生態工法構築邊坡,重現早期溼地豐富生態棲息環境,成為中都地區恢復自然清新樣貌的開端。園區藉由愛河與海水相連天然地理條件,規劃出紅樹林自然生態,復育紅樹林生態及海岸林帶,悠遊於曲折玲瓏的河岸可見各種水鳥飛翔駐留、紅樹林和濕地更使愛河重現盎然生機,除了鳥類、爬蟲類與昆蟲,濕地上還有招潮蟹、彈塗魚等,園區也貼心設置遊客解說中心,讓遊客能更進一步了解濕地的生態。
在園區內沿著木棧道、循著吊橋眺望,蜿蜒的綠色水岸線條與遠方翠綠壽山相襯,磯鷸循著水面飛掠而過;夜裡蟲鳴蛙叫偶爾點點螢光,自然涼爽的晚風吹過,別有一番風味。園區另有木造涼亭、吊橋、潮汐親水平臺以及漂流木的燈具座椅等設施,質樸中深具原野氣息,仿自然的複層林相植栽也使市區重現豐富林相。
城市叢林 找回珍貴綠境
正因中都濕地公園為生態復育的保護地,所有的人工建築設計都得融合大自然,連周邊的建築密度、高度都有特別規範,因此從公園裡望向西面時,那開闊一覽無遺的天空,蒼鬱秀麗的壽山景觀帶出起伏的山稜線,淡淡的雲層相互交錯,這種藍天綠意相互交織的美景,成為繁華城市中最珍貴的綠境。
中都濕地公園的開闢不但延伸水岸空間,成為高雄市轄區內十八處濕地所構成的濕地生態網路之一,並以願景橋連結愛河中下游至高雄港的多處人文景點,是來到高雄不容錯過的必訪景點;園區的重生也為高雄市補回一塊遺失的熱帶海岸濕地,漫步在這寧靜的空間中,彷彿聽到濕地正藉由河道、水鳥與紅樹林,向人們訴說著數百年來中都的精采故事,並以其活潑的生命力,迎向下一個自然美好的世紀!
中都濕地公園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同盟三路與十全三路交叉處
聯絡電話:07-7995678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交通方式:搭乘臺鐵於美術館站下車,沿青海路直行後右轉十全三路,步行約1.3公里即可抵達。
(點閱次數:2653)